电主轴的国产化问题,不仅是们关心的问题,同时也受到了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。虽然根据国内各主轴开发单位估计,按目前生产能力发展速度,到2005年我国只能开发出2000台套电主轴单元。但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根据国内数控机床之需求,对各功能部件生产主导单位提出强化发展要求:电主轴要求到2005年用于数控机床的电主轴单元总产量达到3000台套,到2010年达到10000台套。他们表示将合理组织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开发出既多又好的功能部件。
如何提高电主轴的国产化
由于电主轴的生产是一个跨行业的过程,需要多工种、多技术的配合,因此建立一个什么类型的企业才能满足这些需要,是们探讨的问题。
目前我国功能部件的生产厂家有4种类型:“院所型”,由研究所、大专院校以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企业;“主厂型”,由主机厂逐步分离出来以生产某种功能部件为主发展起来的企业;“民企型”,在江浙一带大量涌现的民营企业,以劳动密集型、单一品种为主;“外商合资或是独资型”,生产部分较高水平的功能部件,但批量较小,没有独立的开发能力。